時間:2023-06-03 15:59:26 瀏覽:
近日在中碳實測,搭建完成符合WDTs碳實測方法學的標準實驗室模擬測試系統,已進入正式運行階段。
實驗室系統從設計、制造、搭建歷時210天,耗材1.2噸材料,設計26個實驗裝置零部件,是中碳實測為技術研發而建立,以圍繞高標準、高要求、高精度、應用范圍廣為核心原則搭建的實驗系統。
首個全面滿足WDTs碳實測方法學的測試實驗裝置。
全球用于氣體分析的標準在不同國家和地區均有所不同,為了滿足更高的標準,我們建立了中碳實驗室,可自由切換不同測試標準。
實驗室可滿足以下標準測試:
ISO 10780-1994:固定源排放-管路中氣流流速及流量的測量
ISO 9096 -2017:固定源排放-顆粒物質量濃度的動手測量
ISO 10396-2007:固定源排放-永久安裝監測系統之氣體排放濃度自動測定的取樣
40 CFR Part75:連續排放測量-附錄A-安裝和測量位置
ISO 14164-1999:固定源排放-管道中氣流體積流率的
GB/T 16157-1996固定污染源排氣中顆粒物測定與氣態污染物采樣方法
HJ/T 397-2007固定源廢氣監測技術規范
......
與國際第三方認證機構共同開展標準流程鑒證。
該機構作為權威的國際認證機構,擁有眾多國家政府和國際組織在多個領域的授權。同時公司也通過廣泛的選取,最終決定與該家在國際上擁有較高標準、較高公信力、高度理解AMS標準的國際第三方認證機構,共同開展標準流程鑒證。
通過國際第三方認證機構為實驗室整個實驗過程(氣體采樣方式、采樣全流程)及結果做鑒證,均按照AMS標準,確保日后數據的精準、公正、公允,充分滿足國際標準互認。
設計實驗室圖紙時,不僅需明確設計思路及可行的落地實施方案,同時還需考慮實驗室外部結構的功能。因實驗室運行過程中會存在一定風險,所以實驗室結構搭建充分考慮負載性、抗壓特性,防火防爆的作用。實驗室內部設有FFU凈化單元,能夠實現降噪降塵的實驗室要求,且實驗過程中排出的尾氣不會對環境造成額外影響。
在實驗室系統制造過程中也遇到了各種挑戰,因國內無制造該類型設備經驗的工廠,一方面增加了設計溝通難度,同時制造過程中的質量把控也是極大的考驗。在實驗室系統設計中,嚴格把控對于管道內壓力、流速、溫度、濕度等要求,有效還原并模擬不同工藝條件下,管道內復雜的流體運轉情況,并將實驗系統壓縮至4.45m*6.1m的中碳實驗室空間里。
為了確保實驗室各項高要求,能夠使其充分發揮實驗效率,生產部同事多次進場核驗,一一對照圖紙調整細節,最終完成驗收工作。對實驗室制造過程中的工藝全流程嚴格掌控,從小事做起,細節先行,彰顯企業嚴謹匠人精神。
實驗研發及未來測試流程完全遵循ISO標準化認證,同時也為未來實驗進行的標準化及數據有效性提供標準依據。
公司在產品研發過程中對老化、耐高溫、耐低溫、耐濕度等要求進行整體測試,實驗室系統還原管道內復雜的氣體流動情況,確保公司產品系統整體精度,以獲取真實碳排放數據。
工業現場使用系統時,較多的因素會對設備的碳監測造成直接干擾,其中就包括管道內溫度、濕度、壓力、附著物、流速等,這些因素都會影響數據質量。目前,國內相關標準要求較為簡單,數據質量評價手段較為單一。
而中碳實測所有關鍵技術滿足自主研發,制造精度高,品控一致性好,系統環節設置完整的特性,同時考慮到工藝因素、環境因素對系統一致性和穩定性的影響,保證實測數據的精準度,從而達到實測數據質量滿足國際不同標準核查要求,最終實現產品一致性、可追溯的高精度。
為每一件中碳實測出品的實測系統做好質量把控。通過實驗室的測試完成系統精準度的校驗工作,將系統誤差以算法的形式進行補償,實現高精度還原氣體真實樣貌。
技術迭代開發。實驗室數據積累為創新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,幫助研發解決下一代技術開發的難題,真正意義上實現產品在結構、材料、系統連接、數據存儲、數據分析等全方位的優化升級。為用戶帶來便捷有價值的使用感受,從用戶的角度出發用心研發每一項實測技術。
開展認證相關的服務。為有相關測試需求的企業提供服務,提升產品制造的工藝水平,從而實現整體行業大跨步的向前發展,由全球合作向合作全球轉變。
真實測量出每一噸碳排放,為企業、國家提供穩固的“碳數據根基”,主動實現降低能耗-提升能效-降碳減排的發展路徑,開啟碳達峰、碳中和這道大門,實現中和發展的宏偉藍圖,構建綠色低碳發展產業體系,一同建設美好綠色家園。我們始終堅信,創新驅動,智勝未來!